陽明春天—米其林素食

 


曾經有人認為訴求健康或天然的餐點就是又貴又不見得好吃;

曾經盤中有進口食材才會被認為夠份量;曾經只有蔬菜的一餐會被認為不夠豐盛精緻!

過去,餐飲市場上似乎有著許多「永續」、「環保」與「美味」互斥的既定印象。

但越來越多餐廳與主廚,透過巧手、創意與努力,在餐桌上盡情揮灑,證明了永續與美味不僅不抵觸,
而能攜手共進,讓餐桌上的體驗更圓滿。

米其林綠星要標舉與讚揚的,就是這樣的餐廳與主廚。米其林綠星在 2020年一月於法國首次推出,之後也引入許多其他地方的《米其林指南》,目標是標舉在日常營運中,出色地體現與擁抱永續的指標性餐廳,例如投入減少食物浪費的努力、回收、提倡在地及道德採購食材,或其他良善與具啟發性的倡議與作為。評審員透過實地訪查所獲得的研究與資料,評選出米其林綠星餐廳。

在 8 月 25 日剛剛公布的《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2021》中,也首次頒發了米其林綠星給兩家餐廳:再次獲得一星肯定的山海樓、以及首次入選,獲得餐盤推薦的陽明春天(士林)——他們或擁抱在地、原生食材,與信仰永續價值的供應商合作;或者從十幾年前就提倡素食、惜食,相信這是尊重環境的生活與飲食模式,並不斷堅持與推廣至今。

陽明春天創辦人陳健宏國中畢業後,做過車廠黑手、開過清粥小菜店,曾一夕之間賠掉所有的積蓄,也曾打下擁有四間連鎖餐廳的事業版圖。一次他與友人同赴茶席時一場因緣際會的談話,讓他開始了素食之路。他不僅自己改吃素食,甚至在 14年前陽明山上開設了「陽明春天」,提供和當時市場上素食餐廳很不同的菜色,專注於提供食養、不時不食、自然原型的食物。「我想要繼續發揮多年所學,突顯並提升各種食材的滋味,讓顧客真正品嚐到蔬食的美味。」他在自傳《苦過的回味是甘甜》中提到。

他認為,素食就是很好的環保。「我們常和貴賓分享,吃一餐素就是讓地球喘一口氣。吃素已經超越宗教色彩,為環保付出行動。」他說,從過去,他們就注重在用餐過程中,與賓客分享食材、品牌的故事,不斷傳播理念。

2019年陽明春天更進一步提供無蛋奶的「純淨素」。例如招牌料理「春天盛合拼盤」,以非基改花生做成手工豆腐,搭上桂花蜜蘋果、蔓越莓奇亞子飲品、山藥細麵,小黃瓜包裹的甜椒、蘆筍、有機番茄、分子料理製作的醬油晶球等,底層則是植物奶製成的起司。

不只是素食餐廳,陽明春天還陸續在餐廳中導入茶藝、文藝等元素,創造獨特的體驗。餐廳也注重整體環保,例如餐廳旁「若水茶室」前的水池,以皂土取代水泥鋪在池底,不破壞土地;大片落地窗帶來窗外溫柔日光,減少照明等。陳健宏的想法是,讓「飲食不再只是從廚房到餐桌,讓蔬食文化不只是吃素與宗教」。

他說,「永續經營」是必須保持堅持尊重萬物與生命的初心,並真正實踐出來,堅持做對的事情、也是一種「知行合一」的承諾。「先進化我們的行為與觀念,不斷學習,不斷深化,才能持續產生動能。」他說。

這幾年,除了餐廳的餐食,陽明春天還曾透過各種方式推廣理念,包括出版食譜、創辦人自傳、到各地演講傳播「人文飲食」、開辦零售店、電商、舉辦親子活動、甚至到到新加坡、歐洲進行合作交流或是幫助當地餐廳等。

而得到米其林綠星之後,他們也期待自己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。「得到米其林獎項是一種殊榮與肯定,也是一個責任的開始。」他說,他希望結合陽明春天的堅持,與獲得米其林綠星的關注,帶動餐廳背後的綠色供應鏈,例如鼓勵更多對環境友善的小農、支持公平交易的供應商等,讓供應鏈更加完整強大。

0 留言